1win公司(中国区)官方网站1win公司

 

 

  不知为什么,我总认为人类是一群执著于追求却向来容易丢三落四的动物。当他们抛弃一件东西后,还喜欢以“先进”自我标榜,尔后凭对它的冷嘲热讽,来换取前进的动力。而当丢失它之后的空虚严重侵害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才恍然大悟,于是在所谓的“发展”中寻找被自己弄丢了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精神贫血”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被提出了。

  

  人们探究导致这种贫血现象的根源,最终给的答案是:物质生活的快速提高。对比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时代,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到一定的关系。人们在春风的洗礼后走出了吃大锅饭,轰轰烈烈大炼钢的同享苦难日子,继而开始踏上贫富悬殊、等级分化的独立创业道路。确实,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自私、势力等思想的产生,但这决不是“贫血”根源。

  

  追溯根源,“贫血”现象应源于人们过分追求了物质生活,从而削弱了精神风貌的力量。商场上的勾心斗角,致使交易的公平得不到根本的保障;城市生活的舒适安逸,引起农民的朴实勤奋遭到无情地诋毁蔑视……人们越发尝到幸福生活的甜头,便越发厌弃当初贫穷艰苦的日子。因此,他们极力逃避或者干脆除去隐患,于是积极奉行吹捧与渺视制度,飘飘然地做起了“变色龙”的代言人。他们自视高贵、出众,却在这样的人生“追求”中渐渐失去了当初创业时已拥有的那笔财富,“精神贫血”也便趁虚而入,慢慢开始腐蚀他们原本单纯的心灵,使他们逐步成为物质生活的奴隶。

  

  “贫血”现象同样也在一些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人物身上奏了效。一方面这些人鄙视、受压迫,另一方面,他们竟也自甘堕落,不思进取。一些乞丐身强力壮,当问他们何不去找些体力活干干时,他们的回答竟是:给人打工挣点钱多苦,远不如讨饭来得省力省心!这样的小人物本已是势力之流眼中的沙土了,却还顺着藤儿懒洋洋地滑落,这便注定了他们一生只能成为跪拜仰望的角色。他们已完全适应于这种“精神贫血”的社会,也增添了势力之流内心的成就感,似乎已成了这种社会中渺小却又绝不可少的一分子。

  

  有一句我自认为永不过时的话叫做:“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精神才能生活,而人生在世是为了生活绝不是生存。”但愿世上少一些会发财的葛朗台和甘顺从的拿侬!

  

  灯下,我有一个可怕的想像:我自己踏在遍地是金的土地上,周围都站着双手捧金眼光呆滞的人。我摇晃他们的身体,也无人应答我,仿佛已立在一个只剩残骸的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