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我在甘肃省酒泉市安西县小宛农场是15岁的天津知青,那个农场当时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十一师六团一连。
我是从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报名支边的。那是1966年6月底“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当时我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是班委和学校民兵连的连长。在民园体育场集训了一个月就穿上了绿军装,在8月1日坐上了去甘肃和新疆的支边专列,当时在火车上我们还系着红领巾。在8月4日到了兰新铁路的桥湾站,再用汽车拉到了一个叫小宛农场的绿洲。
“文化大革命”更乱了,我们停了产回了天津,两年后又回到甘肃小宛农场。在那年夏季的一个星期天,我提出爬山。由于我从未见过山误把南戈壁层峦沙丘当成山。同班同室的战友都不想去,我就独自一人出发了。穿过一片胡杨林,又越过几公里荒芜一人越走越高的戈壁滩,就开始徒手爬山丘。那戈壁山丘是由鹅卵石和粗沙组成,爬过几重后距祁连雪山还是那么遥远,天色已是下午五、六点了只好返回。谁知上山不易下山更难,几次从戈壁陡崖摔落,我已筋疲力尽。好不容易离开南戈壁,带的干粮和水全没了,再到那片树林已是天大黑了。估计已是晚上10点过了,在密林中我完全迷了路只凭感觉向一个方向走,幸运的是不久就见到了灯光。
我朝灯光走去,看见灯光里有许多人在忙碌。走近一看那是一个小打麦场,一些干部样的人在扬麦子、牲畜拉着石头碌碌围着场转,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几个打场的大青年看见我停止了工作,围上来递给我一碗水,他们一定看出我已经渴透了。了解了我的身份和经过他们全笑了,其中一个头样的大汉说:“我们是石油普查地震队的,这是我们的农场,我们队里也有你们天津老乡。”说完就朝麦场的灯光中央喊“温家宝、温家宝”,一个年轻人从麦场中放下家什快步走来,个头不高像是大学生刚毕业,戴付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他和我聊了起来,我说我家在和平区,他说他家在北郊区宜兴埠。见我不停的喝水,他又跑去拿来了白馍还细心地拿了一小块咸菜,我边吃边和他不停的说话。我从心里羡慕他们,因为他们是石油工人。是他给我指清了路,他说:“你向北一直走不远处就有一条水渠挡住方向,再延水渠向西一直走就是你们一连。”温家宝邀请我和我的伙伴再到他们的农场玩。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他,朝树林深处走去,走了好一阵子果然见到了水渠,到连队已是深夜3点。后来我们延那条水渠专程看望温家宝,却在胡杨林里怎么也找不到他们的麦场,石油农场的麦场很小。这件事我已铭刻了近40年,我想念这个朴素谦虚的石油调查地质队的技术员!
后来我们转场到了张掖市山丹农场也就是路易艾黎创办的工合学校旧址,在那一干就又八、九年。这期间又干农活又扛枪打靶,吆喝着牲口犁地,提着马灯在漆黑的田野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浇水,在尘土巨浪的拖拉机后播种,在收割机收不到的田头地角割麦。在工作中我已成了地地道道的老农,每年春天山洪下来前我胳肢窝夹着铁锨在荒滩上走,看准了位置就堆土作着记号,后边一群婆姨们根据我的记号筑起一些大大小小的引水土坝,等待山洪下来浇匀浇透这片土地。此外,我也是个糟糕的车把式,赶着四匹大马的马车,拉着象小山一样的麦捆,威风极了,可是连队的大人小孩总是笑我把鞭稍抽到自己的脸上。业余时我练习写作和拉手风琴。到一九七七年我支边十一个年头,已是团业余宣传队的编导,能编写整台节目也能试着独奏手风琴,还到芨岭也就是现在的金川市汇报演出。
我是一九七八年回津的。回津后我一头扎在图书馆里自学,当时已近30岁了。上大学已不可能,下决心专门学习一门知识,我选择了石油化工,以后几年真的作出了一些成绩。研制并组织生产了当时市场极为紧俏的几种石油添加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和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节目都表扬了我。几年后又经历了无数磨难,我辞职改行开了一家小型私营食品公司,专门制造食品和调味品,说真的现在我的产品在全国行业中已小有名气,产品的品质是世界一流的。我认为只有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才能在现代大市场上畅销,独具魅力的产品是财富。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守法要爱国。我要学习广东人办企业的霸气,大手笔,敢为天下先;我要学习浙江人的灵气,善于学习,用价廉物美占领市场;我要学上海人洋气,勇于溶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引进世界一流的创业方式和原料商品;我还要学习山东人的骨气,创民族品牌,让世界尊重中国。我是天津人,天津的企业要有正气,件件产品质量过得硬,特别适合中国国情。我要向发达国家的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高科技的设计人性化完美无暇的产品。
40年来我真的想念在甘肃有过一面之交的温家宝同志,有无数个冲动想给他写信。我看得见他成长的足迹,他凭优良的成绩从郊区考上南开中学,我亲眼见他在甘肃戈壁滩上艰苦工作,在麦场拿着大木叉干活的样子。现在他已是国家总理,我们见到的是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刚上任就指挥全国人民战胜“非典”。这件事真正震撼了我,以后我看到在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们国家走向更强大,一件事比一件事干的更漂亮。温家宝同志那朴素实干的劳动人民本色和科学严谨的学者风度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