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平浪静,天空还是一片浅蓝,瞬间一道红霞出现在天边,慢慢地扩大它的势力,我知道,太阳即将升起,我正在等待这海上的日出。
昨夜,寒风初起,昏灯之下,偶然读到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文中深情的记述了萧珊在生前最后几年里与巴金患难与共的难忘生活,文章与其说是一篇散文,不如说是一篇回忆录,使我们在触动之中,不禁发出“人生几回寒署”的感慨,让人思索起人生,珍惜起时间来了。
童年时的我们喜欢幻想,把理想寄托于手中的风筝,可时间的移逝,多少风筝从蓝天坠落到地面,多少幻想从我们的手中滑走?渐渐地,我们从童年走过中学来到了大学,我们不能再幼稚的单纯幻想了,时间在慢慢流逝,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中走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天黑时,躺在床上,日子便伶伶俐俐地从身上跨过,从脚边飞走了。”猛然间,我们才发觉身边尚有时间的存在,日子滴在时间的水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时间飞逝着,我们又有多少理想变成了现实了呢?
时间真的如此宝贵,然而我们对时间似乎是变地麻木了,整天无为的虚度光阴,可要知道光阴似箭,年老的我们即将出现在眼前的镜子之中......品味时间的真谛,我慢慢地领悟到丰子恺的《渐》中把时间描述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的真实。的确,阴阳潜移,春秋代序,时间“渐渐”地流逝,隐藏另外事物变迁的痕迹,使我们认为时间是恒久不变的,只有当我们“猛然回首”的时候,才会发出“青春不在”“回头已是百年身”的叹息,才明白“沧海变桑田”的真实!
四季之中,秋最为我所爱。或许是因为我平时也没体会到时间的“渐渐”流逝,只有到了秋季,才会对时间有了感觉。这感觉不是因为有寒蝉衰弱的蝉声,不是因为有利索的秋雨,也不是因为有清晨山间的凉雾,而是因为发自内心深处的感伤,感伤时光如流水,不轻意间从手指缝中哗哗地流走,无法挽回地流向远处的深谷,如同阿炳《二泉映月》带给我们的感觉。它们虽无声无影,但真的没带走我们什么吗?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们又留着些什么呢?哎!秋之味,秋之深沉,让我永远也领悟不透!
有时憎恨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容易伤感,常常被时光攻击地遍体鳞伤。以前常常困惑三毛为什么会这么傻,但如今我却明白了她会以《梦里花落知多少》为首篇悼念荷西了。现在就让我以它为题,悼念自己吧!因为时间诚可贵,自己没把握好时光,就如同断送生命!
我啊!你可记得在童年的蓝天下,手持风筝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风里,你可记得风筝记载着你多少梦想?
我啊!你可记得在那个夏日,酣睡在阴凉的树下,梦里,你可知花落知多少?
天边,太阳走出了云堆,光线从云了照射下来,光芒连着远方的云与海水。我知道,太阳已经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理想依旧在今天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