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in公司(中国区)官方网站1win公司

 
按钮文本
生活现象感悟
来源:1win公司时代 | 作者:陈伟 | 发布时间: 2022-08-21 | 64477 次浏览 | 分享到:

  生活现象时时处处在我们活着的过程中出现,吃喝拉撒睡读写,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不得不置身其中。于是,有人对此熟视无睹,有人却在夜深人静的某一瞬间想起这些,从而生发一种“个人主义”的思考和感悟——笔者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说话

  

  谁都知道,人生有的这张嘴巴,不仅仅为了吃饭,更重要的是用来说话。

  

  世界上没有不说话的人,哑巴也有自己“呕呀”的表达。说话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说得少,一种是说得多。于是人们就根据说话的多少,判断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甚至于以此衡量一个人的水平、素质的高低。

  

  然而,人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不去对说话多少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其实,说话多少的人都应该分两种。

  

  说话少的,有两种。一种是肚子里有,不说,玩深沉,这种人可能很少;一种是肚子里没东西,说不出个“豆”来,这种人更多一些——但他们却是幸运的,占了第一种人的光,常常被人看好。说话多的,也有两种。一种是口无遮拦地说自己的真心话,为友谊,为真理,哪怕得罪朋友。这些话,如果我们用心去听,就会在说话者看似夸夸其谈的现象背后,发现他对友谊的重视和对人生真理的执著追寻;另一种是真的夸夸其谈,说别人说过的话,背诵从书本上记录的东西,讲述从网络上抄来的新闻,俨然一个知识分子,其实,这种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像参加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的人一样的“知道分子”。

  

  “知道分子”和知识分子的区别,也许只有自己知道。

  

  做事

  

  人生来都要做事。不做事的人,世上没有。

  

  做事,从内因和外因上,也是可以分为两种的。

  

  内因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凭良心做事,不计后果,不计得失,只求问心无愧,光明磊落——物欲横流的当前,这样做事的人少了;一种是凭私心做事,无论如何,无论朋友情谊多深,无论私人关系多密切,只要侵犯了他的利益,他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通通地“杀无赦”!——实用主义至上的今天,这样做事的人怎能不是主流?!

  

  外因上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率性而为,从本性出发,只要不害人,不操人,就按着自己的思路去办事了——这种人可爱,却不可学——容易被人误解,吃亏,甚至得到跳梁小丑的嘲弄;一种是凭技巧做事,挖空心思,投机钻营,做到了八面玲珑,当然左右逢源——这样做事好啊,不过,人也活得够累。

  

  读书

  

  20郎当的时候,笔者在一家洗煤厂干电工,白天爬电线杆,晚上就回宿舍读书。单人床紧挨着的墙上,有自己写的两句话。一句是: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一句是:有时赶紧做事,无事马上读书。

  

  读书需要境界。这种境界包含了环境、心境和思想的指向性强弱。环境和心境且不多说,有心人自有别样感悟。思想的指向性强弱,值得人们主动培养和强化:思想的指向性强的人,读书是一种自觉,甚至是一种欲望,不需去要求;思想的指向性弱的人,读书的行为,当然容易被干扰,甚至被轻易改变。

  

  缺书读和缺读书,是读书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缺书读,几乎不是个问题,只要能将就着生活,恐怕不会缺一本半本的书读;缺读书,是个重要问题,却少了读书的心境,却少了读书的实践,哪怕你家里开了个书店,仍然不能读书。

  

  读书是需要。就像人渴了要喝水。喝水要有井,一本书就是一眼井。一本书读透了,就掘出了一眼井。如果不求甚解,把读书仅仅作为生活的一种点缀,即使你一天读了十卷书,也只不过是挖了十个坑,喝不到甘甜的井水。

  

  思考

  

  有句话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笔者对能让上帝发笑的人深怀敬意。

  

  这句话虽然对思考者不无调侃和揶揄,可也说出了一个真理:思考是人类接近神性的惟一途径。

  

  我思故我在。思考是一个人存在的证明。因人而异,这种“证明”的真假,有不同的表现,需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区分一下。那种常常眉头紧锁、一脸沉思状的人,也许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思考者——他在做费劲状,别人看了也累得慌;那种看似嬉里马虎,心不在焉的人,也许正是那个可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人!

  

  ——就像一句真话“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一样,有句话是否可以这样说:为什么你的脸上常带着笑容?因为你内心的痛苦深重!

  

  思考吧朋友,悄悄的,只让你自己知道。